滨海之行,来都来了
1
- 转眼已是2021,疫情爆发的第二个年头,这一年来的生活虽说波澜不惊,却也值得回味。从一个海滨城市转战到了另一个海滨城市,一段新的人生也就此开启。
- 哏儿都总有一种气息吸引着我,这种气息或许来自天津人逗趣儿的性格,也或许来自根植于此的文化风韵,然而这一切都在滨海这个极其现代化的城区中被淡化了。
2
-
直辖市的城际铁路基本都是四通八达的,天津也不例外。从市区到达滨海新区只消半小时的高铁,票价也就是一顿什么都不加的板面的价格。
-
地上阳光明媚,地下幽暗空旷,这是滨海车站给人的第一印象。
-
距离午饭时间还有近两个小时,可以随意骑车走走,来看看这边的海河和市区的有何不同。作为港口,船自然是多的,所以这边也就没什么人。
-
本打算以海河大桥为界就开始转移阵地(也因为美团单车的范围就到海河大桥),但是不知不觉又往东走了好远,直到看到了闸桥才满足。
-
转到居民区中,这里的老社区虽说与市区的差不多,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生活的环境,不管住的多远,只要见面了就像一家人一样,大人们在闲聊家常,孩子们在嬉笑打闹,这在矗立一幢幢高楼的新小区中很难再看到了。
-
然而这时,一个念头闪过我脑中,来自一个种草已久的网红地点–滨海图书馆。
3
-
第一次直到滨海图书馆还是因为一张照片,的确很惊艳,虽说设计有些华而不实,却是个非常适合打卡拍照的景点。大老远来了一趟,看还是要看的。午餐匆匆吃了一份锅贴,驱车前往。
-
其实这个地方就在高铁站北面不远的地方,如果我当时下了车直接就去,会省下不少的时间来逛。
-
图书馆在滨海文化中心里面,这是个占地极大的场馆,基本上算是整个滨海新区最大的建筑了吧。正前方是个地下隧道的入口,要进文化中心需要从两侧的小路上去,很多第一次来的人都以为要下隧道,之后才发现不对劲,赶紧调头。
-
场馆两侧是公园广场,节假日的时候,这里自然成为了停车场,单车电动车数不胜数,全都是慕名而来的青年男女们带来的。
-
如今文化中心只有一个进出口,可能是因为人太多,连健康码都忽略了,测温直接进。进去后的确是别有洞天,正中央的广场可以举办活动,周围摆一些零散的摊位。左侧是图书馆和剧院,右侧是美术和科技馆,地下遍布美食餐厅,基本上你可以在这里逛上一天都不会觉得无聊。
-
滨海图书馆真正教会了我什么叫“网红打卡点”。图书馆并非开放式,只有一个出入口,我透过玻璃围墙看到里面已是人满为患,然而外面等待的队伍已经足够把整个场馆包围了,与春运比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几位老法师提着相机无奈地在远处叹气,来的不是时候。
-
如果排队估计整个下午就耗在这里了,还是放弃吧,隔着玻璃窗看看足矣。
-
场馆另一侧的美术馆和科技馆基本上就是亲子游玩胜地了,科技馆的队伍也不亚于图书馆,于是我最终选择了美术馆。
-
美术馆拥有它该有的静谧,只是这里的展品亮点不多,多是泥人张作品和抽象油画,似乎这些已经足够这里的民众们欣赏了。小姐姐们倒是把这里当成了拍照胜地,在那些她们看来不知所云的画作中穿梭抓拍,文艺气息加持于身,岂不美哉(此处无图,请脑补)。
4
-
闲逛的我一直盯着时间,因为我还有个更重要的游览地点。既然来到天津最靠近海的地方,怎能不去海边一览呢?之前在地图上对两个地点纠结了很久:东疆湾和东疆开发公园。相比东疆湾,开发公园更远,但是其视角开阔,又是免费景点,索性就选这里了。
-
从城区到东疆,只有一条公交线路,在导航上查看的发车间隔长的令人发指,加上时间越来越晚,我一度犹豫是否放弃。在公交站附近徘徊了n多次后,车来了。此时公交站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,心想基本上是没有坐的机会了,其实这车从起点(也就是上一站)发车的时候就已经没座位了。。
-
整个行程,乘客基本只上不下,最后已经不用司机开口,挤在前门门口的人们自动劝退要上车的人了。这些坚守阵地的年轻人,就这样坚持站了22站。
-
从公交下来,腿是略微僵硬的,不过从公交站到公园还需要走一段距离,这个期间也可以活动一下。这里没有专门的停车场,马路两侧就是车位,停靠的车,每一辆都是一个家庭。
-
海风很大,原本明媚的天气也有了点寒意,这里不仅能看到渤海湾,也能看到海运码头。原本以为这种荒凉偏僻的地方应该没人来,是我低估了假日出行的热潮。海边站满了人,公厕排满了人,一个围栏缺口导致一整段的防波堤上人满为患,管理员在栅栏后面时刻盯着下面的人,半步不敢离开。人流就像海水一样渗透进每个空隙之中。
-
来来回回逗留了两个小时,太阳即将落山,温度也越来越低,于是又站了一路的公交回到了城区。
-
在市民广场附近下车,穿过了别墅区和老社区,开始觅食。然而这里是一片商业区,我对这里的餐厅并没有太多的兴趣。最后在附近找到了一家板面店,市区的板面店多数是老三样:板面、牛杂面、米线,而这里却是板面和饸饹面,看着新鲜就来试试。
5
-
填饱肚子后看时间还早,还可以去商圈转一圈,然而里面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,走马观花看一眼就可以走了。
-
之前预定的住处是个失误,在公交车上匆匆忙忙选了一处,只顾着看距离明天去的景点有多远,而忽略了今晚如何到达。此时公交也赶不上,于是就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冷风蹬车了。
-
住处是一个小旅馆,在居民区里不至于很偏,其小得隐蔽的门脸我也能预感到里面是什么样。房间小无所谓,重点是糟糕的隔音,这一晚倒是没有听见什么不可描述的声音,却被一位醉酒的大哥扰得烦心,出门在外带副耳塞还是有必要的。
-
没有窗的房间,起床只能靠闹钟。由于今天只有半天的时间,赶早不赶晚,匆匆下楼吃了个早点,按着既定路线奔赴最后一个景点。
6
-
天津的古镇并不多,出名者更是少之又少,如果不是之前在地图上寻摸,我还不知道北塘古镇,这个地方似乎存在感极低,不过我依然抱着“来都来了”的心态,前去一探究竟。
-
从住的地方有公交线路直达,可能是我出发过早的原因,不管是公交站还是公交车看到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,到北塘下车的人也是屈指可数,这一切现象好像都印证了我之前的想法——这个地方存在感真的很低。
-
古镇其实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,曾经靠着鱼盐漕运得以富庶,同时作为军事重镇守卫出海口,然而这一切都被战火摧毁,曾经的繁荣已不复存在。如今的北塘几乎是在原址重建,城墙、街区、炮台都得以还原。
-
还是因为我出发过早,古镇里还是冷冷清清,街区的店铺很少,只是靠近城门堆着一排海鲜馆,这个早饭的时间,各家都还像刚睡醒一样,摆摆桌子搬搬货,我自然对这些没什么兴趣。
-
如果说外面还算有些人气,里面就完全是一片荒凉,好像这里真的要经历战乱一样,每家都被搬得空空荡荡,零星的几个店铺也只是留着招牌跑了人。这里如果想拍写真,倒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-
最里面是一个庭院,和外面一样荒凉,如果到了晚上,应该会充满鬼宅的气息,不过在白天,尤其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,倒是洋溢着安逸静谧的氛围。这里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像我这样热衷于探寻无人之境,所以我不会让手里的相机闲着的。
-
逛完“无人区”,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小时,外面的人依然稀少。
7
-
那个庞然大物用它高大的身躯指引着我走去,双垒炮台,似乎是整个古镇最能让人震惊的地方了。虽然是原样重建,但它的庞大自然地带来一种震慑感,也证实了它的巨大耗资——于是,就变成了整个古镇唯一需要门票的景点。
-
多次穷游让我对门票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抗拒,就算票价再低,似乎也要犹豫一番,但是,来都来了。
-
一座吊桥跨过护城河,连接着古镇和炮台。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它那巨大的城门楼,重建的工程师选择了艺术化的处理,让原本抵御外敌的城楼变得四面通透,远看基本上就是一座巨大的亭子。
-
走上台阶,进入城里,你会惊叹于这里的广阔并哀叹于这里的荒凉。偌大的一个平台,零零散散的游客,看不到任何商业化的设施,远处类似博物馆的建筑也异常死寂。所以吸引人的就只有两座巨型炮台了。
-
两座炮台对称排布,各有一段阶梯通往顶端,风时常吹得人站不住脚。
-
顶端的大炮类似克虏伯,是否是真迹也无从知晓,常年在此风吹雨淋,身上的铁锈也让其充满了历史感。炮口正对着东面,那里是永定新河的出海口,历史上这里必然是军事扼要,而如今在炮台上望去,只能看到一座座跨河桥和上面川流不息的车辆。
-
除了炮台,这里还还原了整个城墙,从旁边的小路下到城楼上,就可以绕着城墙走一圈。虽说同样是空旷与冷清,却能让你觉得这门票很值。
-
个人认为,景点的资源合理化运用是管理者能力的体现,但是这里却成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,工程巨大、占地之广,却没有最大化利用资源,让这里成为了“空城”,或许游客稀少是直接原因,但管理者没有有效吸引游客的手段,是否更是问题根本呢。修葺城墙预留了众多的空间,却一处都没有利用,空空荡荡,不禁想起了南京城墙,连隐蔽的藏兵洞都能容纳一个小型展览馆,可见差距之大。
8
-
古镇中心是一片别墅区,从之前的宣传上来看,这里致力于打造一个古色古香的特色别墅区。面朝大海,背靠园区。然而近十年过去了,这里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,入住此地的越来越少,也不知是经营不善,还是疫情冲击。
-
房子多数是二层独楼,青灰的砖瓦墙配上现代的落地窗,古朴而简约,其实第一眼见到这里,以为是某个创业园区,毕竟这种工作环境,很适合小规模公司,倒不太适合居住。如今这里多数已是人去楼空,院子里也成了垃圾堆,之前人们生活过的痕迹不复存在。
9
-
看看时间,不早不晚,正好在城门口休息片刻,此时临近中午,游客开始多了起来,但是也都聚集于城墙根的集市。我旁边是景区的管理处,二楼的阳台上一位中年男子依靠栏杆愁眉不展,楼下的人和他打趣,也只是冷冷一笑,想必这位管理者比任何人都愁吧。
-
我翻着地图,继续探索着这个令人惋惜的地方,然后我想起了炮台下的那个广场,还有横跨永定河的那座塔楼桥,我再次看看时间,如果现在去,或许要牺牲掉午饭的时间,直奔高铁,但是,“来都来了”。
-
我拖着略微酸痛的腿,居然比我正常时走得还要快。
-
炮台下是一片大广场,除了背靠着两门大炮外,没有任何设施,不过,几个已被遗弃多年的地堡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,它们散布在广场上,枪口和炮台一样,直冲海边。从它们的样子看,不像是现代工业的产物,或许真的是坚守在此地多年。
-
穿过广场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远比我预想的要大,好不容易来到了永定河滨。这里的的确确是成为了亲自乐园,嬉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,同时那座塔楼桥也进入了我的视线。从地图上看,它是通往对面岛的唯一途径,然而现在大门紧锁,已无从知晓对面是否有一个世外桃源了。
-
沿河滨望去,远远不止一个公园这么大,河边的栈道已经修到了不可及的地方,可惜这次时间紧迫,不能痛快地走一遭了。
-
想看的已经圆满了,我再次拖着双腿,赶往偏僻的公交站,虽说这里背靠着滨海中关村,但是周边的确人烟稀少,想要在此工作真的要再三考虑。
-
直达高铁的公交车又一次让我见识了假期的力量,本就间隔超长的公交,到达此处已是连车门都要挤爆,我和一位大妈拼尽了力气才能在车门口找到一个站立之处,一位大爷也无奈地说,这个点从滨海回塘沽的人多着呢。
-
最终和预想的一样,午饭时间阵亡,直奔高铁站,回城休息。